欢迎访问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健康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教育

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睡眠问题 ——儿童节,献给所有“操劳晚睡的神兽”一份关爱礼

2021-06-02 10:49 来源: 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各种影响睡眠的异常表现。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睡眠障碍有入睡相关障碍、睡眠昼夜节律紊乱、睡眠摇头、失眠、梦魔等,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睡眠结构、质量以及睡眠后身体和精神的复原程度,损害儿童青少年的认知、情绪、社会发展。

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的现状

  学龄儿童睡眠不足非常普遍。一项美国的调查揭示:31.9%的家长认为孩子睡眠不足,且这一情况随着年龄增加有明显增多趋势。根据我国学生健康和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宜每天保证小学生10h睡眠时间为依据计算,城市学龄儿童睡眠不足发生率高达71.4%,白天嗜睡比例占75.3%。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在睡眠时间建议共识中声明:学龄儿童(6~13岁)每天应接受9-11h的睡眠,可以通过快速入睡,增加夜间睡眠时长,提高睡眠效率,减少白天打盹次数来获得。

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的表现

  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除受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外,还很大程度上受文化背景、喂养方式、家庭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和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睡眠障碍的特点各不相同:

  1、行为性失眠(由于行为问题导致入睡困难及夜醒)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睡眠障碍,也是儿童保健门诊家长咨询的焦点问题之一。

  2、青少年以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较常见,表现为睡眠时间比常人晚2h以上,出现白天嗜睡、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最终影响学习。

  3、失眠是儿科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特别是青少年失眠,其症状与成人类似,同时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厌食等症状,通常与情绪问题、过度摄入咖啡因以及学业压力有关,50%以上的失眠青少年同时伴有精神心理疾病。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与低质量睡眠直接相关,甚至直接作用于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引发各种睡眠问题。

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的危害

  充足和优质的睡眠对儿童体格生长、机体免疫、能量恢复、记忆巩固、情绪行为表现、认知发展、日间功能以及学习成绩等都至关重要。而睡眠障碍因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青少年突出的健康问题。

  1、在学业上,睡眠不足干扰了青少年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记忆加工功能以及认知控制功能,加剧了学生学习倦怠。

  2、在人际相处上,睡眠不足以及睡眠障碍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情绪,激化青少年与同伴和家人的矛盾,让他们处在更加孤立的状态,削弱了社会支持。

  3、在心理健康调适上,睡眠障碍会增加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的风险,长时间睡眠不足会严重破坏个体对情绪的调节。

  4、睡眠问题(包括睡眠不规律和睡眠不足在内)还与儿童的多种损害性后果密切相关,如心脑血管疾病、情绪行为问题、神经发育问题、疲劳、学业不良以及意外受伤等。不遵守正常的就寝时间和清醒时间,每晚睡眠时长不同,可能会使人更容易患上肥胖、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疾病。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

  主要以非药物干预为主,特别是对于继发性睡眠障碍,积极治疗原发病因,予以认知行为治疗等都非常重要,是解决儿童睡眠问题的基础。

  1、针对婴幼儿期心理因素引起的儿童睡眠障碍,先查明心理原因,去除失眠诱因和不利睡眠的因素,由父母给患儿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消除精神压力,同时采取有助睡眠的方法松弛身心,让患儿养成规律睡眠的习惯。

  2、青春期儿童多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法及睡眠限制等。通过对父母睡眠知识教育干预改善儿童睡眠问题。干预方法包括标准行为消退策略和逐渐行为消退策略。其中逐渐行为消退法推广更广,重点培养儿童形成健康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包括建立规律、持续的作息制度,安排合理的睡前活动内容,帮助儿童学会独立入睡。

  另外,积极的日常活动方法(睡前常规活动和白天愉快活动)也是常用的干预策略之一,通常与其他睡眠卫生保健方法结合使用。

总结

  儿童青少年睡眠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加强对儿童有关合理睡眠的健康教育和政策制定,早期预防、识别、评估和干预儿童睡眠问题,使儿童青少年睡眠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