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为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提高抢救效率、组织协调及团队配合能力,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全体医护人员在病区展开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应急演练。
心肺复苏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方法,通常发生于心脏骤停、呼吸骤停的病人,一旦发生必须争分夺秒。经临床研究证实,如果在四分钟内实施了比较正确的心肺复苏,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患者都能抢救成功。若超过十分钟,仍未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这种情况能存活的可能性极小,几乎不可能达到百分之五。
演练开始,值班护士在病房发现病人无意识,迅速判断患者心跳、呼吸骤停,随即启动应急预案,大声呼救,并立即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值班医生、护士到达现场协助抢救,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实施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正确快速规范的执行医嘱。经过抢救后,患者恢复意识和生命体征,复苏成功后,医护人员将病人安全转至抢救室进一步救治,并做好交接记录。
生命没有演习,只有无数次的练习。我们无数次的练习只为争分夺秒的挽救每一个生命,护士一次又一次的操作考试,每个月安排的理论考试学习,都是为了在护理的诊疗过程中做到“0”失误,在团队急救中考验的是彼此之间的默契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再加上高度的专业性。我们常说熟能生巧,多几次的练习和培训是我们医务人员对病患负责,更是在为我们自己负责。